第1328章 足够专业的人
第1328章 足够专业的人
不过,今天已经太晚了,明天一早还要见齐广太,没办法立刻去探望卢东辉。
“那我看看具体时间吧,如果实在忙不开的话,就不去看你了。”
宋思铭旋即对卢东辉说道。
当然,他只是这么说,无论如何,他明天都得去卢东辉那一趟,看看卢东辉到底是什么情况。
“真的不用看我,等中秋节,抽个时间,回福利院,咱们再见。”
卢东辉跟宋思铭聊了没两句,就断了电话。
第二天。
在青山宾馆吃过早饭后,温建明亲自把程奎,宋思铭送到科技部。
程奎本来就是市领导,而且按照宋思铭的说法,很快就会接任常务副市长,成为他真正意义上的顶头上司,温建明自然而然,要给予百分之一百二的重视。
叶立翰已经提前在科技部门口等候。
“姐夫。”
见宋思铭和程奎下车,叶立翰立马迎上。
“这位是我们青山的程奎副市长。”
宋思铭向叶立翰介绍程奎。
“程市长,您好,叫我小叶就行。”
叶立翰热情和程奎握手。
“小叶,辛苦你帮我们跑前跑后了。”
程奎虽然嘴上叫叶立翰小叶,可心里却不敢真把叶立翰当小叶。
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,叶立翰应该是新任甘西省委副书记,省长叶安邦的儿子,叶智山叶老的长孙。
这样的背景,又在体制内,未来想没有成就都难。
“应该的。”
“程市长,里面请。”
叶立翰已经提前在门卫,给程奎,宋思铭做了登记,随后,便把程奎和宋思铭,带进科技部的大院。
二司在办公大楼的三楼。
他们也没有坐电梯,直接步行上楼。
几分钟后,便出现在齐广太的办公室外。
叶立翰敲门。
“进。”
里面传来齐广太的声音。
叶立翰推门,带着程奎和宋思铭进屋,“齐司,青山的程市长和宋局长到了。”
正在办公的齐广太,马上放下手里的笔,从办公桌后绕了出来,走到程奎和宋思铭面前。
“程市长,宋局长,欢迎欢迎!”
齐广太姿态摆得很低,主动向程奎和宋思铭伸出手。
“齐司。”
“齐司。”
程奎和宋思铭是来求齐广太的,姿态自然更低。
等双方打完招呼,完成历史使命的叶立翰主动退出,“齐司,程市长,宋局长,你们聊,我先去工作。”
“齐司,您工作应该也挺忙的,我就长话短说了。”
程奎开门见山,将戴浩淼调动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,并强调帮助戴浩淼完成调动,是青山市政府的承诺与责任。
等程奎讲完,宋思铭补充道:“根据我和戴浩淼院士沟通的结果,应该是国科院的柴院长,对戴院士的调动,存在一定异议,我们都知道,齐司和柴院长的关系非常好,所以希望齐司能够出面,帮着协调一下。”
“协调一下……可以。”
齐广太答应得非常痛快。
昨天上午,江北方面已经传回消息,他去青山市任市委常委,副市长的事,已经确定了。
帮忙协调戴浩淼的调动,等于提前履职。
“谢谢齐司。”
程奎和宋思铭,齐声向齐广太表示感谢。
齐广太也是非常坦诚,“程市长,宋局长,你们能来找我,想必也是知道,我马上就要调到青山工作,希望未来,二位能够多多支持我的工作。”
“齐司,我把话放到这,你到了青山,一定就像回到家一样。”
程奎向齐广太保证道。
“有程市长这句话,我就放心了。”
从高校到科技部,再到地方任副市长,一年之内,三个完全不同的岗位,对齐广太而言,压力是非常大的。
但现实,又逼着他不得不迈出这一步。
能够在调任青山前,与青山方面的关键人物建立良好联系,在一定程度上,减轻了他心里的压力。
“宋局长,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王寨乡的落地情况如何?”
齐广太随后就问起宋思铭。
从副司长,到副市长,齐广太有好几个选择,最终选择到青山当副市长,就是看中青山正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产业。
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,就像是一台发动机,只要发动机搞好了,后续可以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。
齐广太出身于高校,自己手里就有大量可以产业化的学术成果,青山的环境,非常适合他发挥。
“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建设速度还是很快的,再有不到四个月,就可以试运行,推向市场。”
宋思铭回答道。
“不到四个月,这么快?”
齐广太有些惊讶。
他清楚地记得,人工智能大模型与青山市政府正式签约是年后,这意味着,整个商业化建设的周期,只有五到六个月,堪称神速。
“我们为这个项目,开通了多条绿色通道,进度表都是以天来计算。”
宋思铭告知齐广太。
“那宝信集团的大数据中心,建设进度如何?”
齐广太又问。
这个问题,宋思铭回答不了,因为,宝信集团建设地,并不在王寨乡,而是在青山市高新产业园区。
作为大数据中心项目的引入人,外加负责人,程奎回答道:“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要长一些,一期明年年初建成,二期得明年年底了。”
“明年年初,明年年底……”
齐广太喃喃自语。
“齐司,你是不是有一些基于这两个项目的想法?”
宋思铭试着问齐广太。
齐广太不可能随口一问,问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大数据中心,肯定是有针对性的。
“对。”
齐广太也没藏着掖着,“科技部二司,就是负责学术成果转化的,目前,报上来的不少学术成果,都需要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作为依托,青山坐拥宝信集团的大数据中心和戴浩淼院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,可以大力引进这类项目,完善产业链,形成集群优势。”
“齐司这个想法好!”
“我们完全支持。”
程奎和宋思铭立刻表态。
事实上,引起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大数据中心的时候,他们就想过完善上下游,形成产业链。
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没有一个足够专业的人统筹指挥,很容易偏离方向。
而现在,这个足够专业的人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