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4章 黄金鲽鱼
第604章 黄金鲽鱼
刘美兰上前,解开渔网,许多颜色怪异的鱼涌了出来,灰中泛着金色。
唐姐惊讶道:“这鱼好,是黄金鲽鱼。肉质细腻,口感鲜美,属于高档鱼类。”(图)
武勇好奇地问:“多少钱一公斤?”
唐姐回答:“禁渔期前,上百元一公斤。现在是禁渔期,价格更贵。别耽搁时间了,赶紧分拣。”
老渔民们对此十分熟悉,手法娴熟。这样的鱼价格相当可观,每条鱼他们都能拿到提成,因此干得特别起劲。
当然,每条鱼价格越高越好。
黄金鲽鱼数量不少,足有三吨,而且每条都分量十足,品相也很不错。
在灰黄色的鱼群中,还夹杂着红色的鱼。随着前面的鱼被分拣,后面红色的鱼逐渐增多。
一片红色出现在眼前——是东星斑,而且还是鲜活的。
“大家小心点,动作快点,鲜活的放活水箱里。”刘美兰提醒道,东星斑活着的时候价格更高。
“刘总放心,我们知道该怎么做!”唐姐笑着说,动作麻利地将品相好、活着的东星斑送到活水箱里。
刘美兰跟过去,把手放在活水箱里,似乎在赋予东星斑更多活力,让它们能够活得更好。
这么大的渔网,难免有些鱼受伤,挑出受伤的鱼,有的可以直接宰杀,然后进行真空包装,放入冷冻冷藏柜;有的破损太严重,就只能留下来当作食材。
紧接着是许多生机勃勃、张牙舞爪的老虎蟹,这东西味道鲜美,肉也多,价格不菲。
螃蟹被放在工作台上,按照大小自动分级,然后船工们开始绑螃蟹,太小的则扔回海里。
等到上午八点,才把所有渔获分拣完毕,并且将工作区域打扫干净。
这时,陈嫂子和刘二婶做好早饭了!
鲜美的鱼汤,配上叉烧包和奶黄包,让大家早晨忙碌带来的疲惫一扫而空。
船工们竖起大拇指:“陈嫂子,刘二婶,你们做的饭太好吃了,比街上老字号的还香。”
刘二婶笑道:“我这做叉烧包的手艺,还是从我姥姥那里学来的。早年我姥姥祖上是总督府上的糕点厨娘。可惜我姥姥走得早,不然我还能多学些手艺。喜欢吃就多吃点。”
“多谢了!”船工本就是体力消耗大的工作,饮食必须跟上。毕竟每次出海时间很长,要保证营养充足。
刘美兰不说话,一口鱼汤,一口叉烧包,足足吃了六个叉烧包,最后再吃几个奶黄包,又鲜又甜,吃得十分满足。
美食,让远洋出海的日子不再那么枯燥。
有的人去休息,有的人去餐厅看电视,值班的人则继续工作。
渔船上就是这样,忙碌与无聊交织。
出海的第五天,看着外面黑沉沉的天空,刘美兰站在甲板上,感受着空气中的水汽和海风。
这是要变天了!
刘美兰亲自来到驾驶舱,对唐昌平说:“唐叔,我来开船。找个合适的岛屿停靠下锚,今晚不拖网航行了。”
唐昌平点头:“外面看上去黑沉沉的,风暴即将来临。你开船,我带人用绳子把船上的东西固定好。”
“好!”刘美兰应下,接过船舵,开始按照大海龟的指引航行。
岛上所有船工都聚集过来,唐昌平开始分配工作。每个船工都要完成自己负责区域的工作,确保物品固定妥当。
天气变化对他们来说早已习以为常,但海上的风暴异常残暴,不得不小心应对。
他们快速高效地完成工作,并认真检查。两个小时后,外面下起了大雨。
虽然没有拖网,但因下雨海上能见度低,风浪大,渔船的速度慢了许多。
刘美兰依靠大海龟的引导,并未受到能见度低的影响,继续快速前进。
又航行了一个小时,虽然肉眼还未看到海岛,但她在海底探测到了,仪器上也显示前方有岛屿,还呈现出深度和海底地形。
经过半个小时,刘美兰找到合适的位置停船下锚。渔船在暴风雨中摇摇晃晃,陈嫂子无法做饭,便给大家分发饼干和矿泉水。
吃过东西后,唐昌平和徐开发要求所有船工必须在宿舍休息,不要外出。一切等暴风雨过后再说,非必要情况全部用对讲机联系。
刘美兰给岸上发了电报,告诉唐小鱼目前一切安好,不用担心。
虽然暴风雨很大,但刘美兰没有丝毫恐惧,安然入睡。在她看来,渔船的摇晃就像摇篮。
与刘美兰不同,唐昌平和徐开发不时起身,观察外面的暴风雨,还拿着手电筒四处检查。为了安全,他们戴上头盔,系着绳子。
“老徐,这次应该没事吧?”唐昌平紧张地问,眼睛不时看向窗外。
徐开发则比较冷静,笑着说:“应该没事,你看美兰都睡着了。如果有危险,她肯定比我们更敏锐,会更早发现。”
“啊?”唐昌平一愣,随即笑了,“你说得对。要是有危险,美兰肯定比我们还紧张。我在这儿盯着,你回去睡吧。”
徐开发点头:“行,我去休息会儿,再来换你。别担心,不会有事的。”
经徐开发提醒,唐昌平也冷静下来,安静地坐着,看向被雨水模糊的窗外。
这场暴风雨持续了十五个小时,终于在第二天八点停歇。
乌云很快散去,灿烂的阳光洒落,海水湛蓝,天空更显澄澈。
大家从船舱宿舍出来,大口呼吸着新鲜空气:“终于天晴了,哎呦喂,看看咱们甲板上,有好多鱼呢!”
“我捡到一条石斑鱼!”周泽笑着说,手里拎着一条三斤重的大鱼。
“我这里捡到一只大龙虾。”又有船员惊呼。
唐昌平大声喊道:“别玩了,赶紧打扫渔船,检查船只,咱们还要继续捕鱼呢!”
船工们收起玩闹的心思,开始干活。
刘美兰对唐昌平说:“唐叔,你们先忙,放下小船,让周泽和武勇跟我去岛上看看。”
她已经迫不及待了!